欢迎访问《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English Version 维普资讯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新时间:2023-12-12
    •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 及影响因素分析

    • Analysis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Impact Factors of the Wounded Patients with Remote Treatment on Wenchuan Earthquake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29卷第4期
    • 中图分类号: R74
    • 纸质出版日期:2008

      网络出版日期:2008-7-20

    扫 描 看 全 文

  • 引用本文

    阅读全文PDF

  •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 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29(4). DOI:

    Analysis on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nd Impact Factors of the Wounded Patients with Remote Treatment on Wenchuan Earthquake[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s), 2008,29(4). DOI:

  •  
  •  
    论文导航

    摘要

    【目的】 了解异地治疗地震伤员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从震区转入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37例伤员在汶川大地震1月时进行一般状况、PTSD检查量表平民版(PCL?鄄C)、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应对方式问卷(CSQ)调查。【结果】6例(16.22%)伤员发生PTSD,PTSD症状最常见的是再体验症状,发生率78.4%;其次是高警觉症状,发生率为62.2%。相关分析发现年龄与再体验得分成正相关,地震前健康状况与回避/麻木得分成负相关,客观支持与PCL?鄄C总分、再体验、高警觉成正相关,SAS和SDS的得分与PCL?鄄C总分、再体验、回避麻木、高警觉都成正相关。【结论】汶川大地震的异地治疗伤员PTSD发生率不高,对异地治疗的地震伤员心理干预时要关注年龄较大者、震前患有躯体疾病者、客观支持过高和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者,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关注引起二次心理伤害。

    关键词

    地震; 创伤后应激障碍; 影响因素; 心理干预

    2008

    浏览量

    191

    下载量

    0

    CSCD

    文章被引用时,请邮件提醒。
    提交
    工具集
    下载
    参考文献导出
    分享
    收藏
    添加至我的专辑

    相关文章

    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治疗
    64 排CT后处理技术在地震中椎体骨折患者的应用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

    相关作者

    闻安民
    姚书忠
    王海英
    陶炯
    张晋碚
    单鸿
    郑俩荣
    李雷俊

    相关机构

    广东省阳江市公共卫生医院传染科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检验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