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4 45 2

      综述

    • 张萌,杨正飞
      2024, 45(2): 171-179.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2.002
      摘要:微生物与人体免疫系统的互动一直是生物医学研究的焦点。新一代测序发现不仅肠道,呼吸道也存在着微生物群,且肠-肺微生物群之间通过免疫细胞及其活性因子等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本综述旨在探讨肠道和肺部微生物群如何调节免疫应答,包括其在局部和全身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同时,解析肠-肺轴之间的免疫联系,对深入理解微生物在免疫系统的作用及探索新的疾病诊疗策略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呼吸道微生物;肠-肺轴;免疫系统;免疫应答   
      106
      |
      1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9946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李欣然,李瑞青
      2024, 45(2): 180-189.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2
      摘要:近年来,中国脑卒中患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且其所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往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作为一种新兴康复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本文就NMES在脑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作用的参数、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运用进行了归纳总结。未来应进一步探讨NMES作用的具体机制及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肌肉电刺激;运动障碍;康复;综合疗法   
      43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65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杨晨,万文辉
      2024, 45(2): 190-195.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203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其发病率在脑血管病中占据首位。氧气和营养供应的减少会导致神经元的严重丧失,并导致中风患者脑功能的缺陷。开发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临床医学的重要挑战。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谷胱甘肽前体物质,缺血性脑卒中动物模型及一些临床研究的证据表明,NAC可以有效地保护大脑免受缺血损伤。本文从抗氧化、抑制炎症、保护脑神经和线粒体功能、稳定动脉斑块及溶栓功能等多方面阐述NAC在CIS中的作用机制,旨在从基础层面深入探究NAC与CIS的关系,为NAC进一步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N-乙酰半胱氨酸;缺血性脑卒中;氧化应激;炎症;溶栓   
      15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8050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基础研究

    • 梁俣,胡志琴,温艺红,伍华燕,王娅,刘宇鹏,单志新,方咸宏
      2024, 45(2): 196-205.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4
      摘要:目的研究环形 RNA circ_0120051对心肌成纤维细胞的纤维化表型的调控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萤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健康器官捐献者(n=24)与心力衰竭(HF)病人(n=21)心肌标本中 circ_0120051及其宿主基因溶质载体家族8成员A1(SLC8A1)的表达水平。核糖核酸外切酶(RNase R)消化实验鉴定circ_0120051的RNA稳定性。RT-qPCR检测circ_0120051在人心肌细胞AC16中的核质分布情况。利用腺病毒在C57BL/6乳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mCFs)中过表达circ_0120051,通过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circ_0120051对mCFs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对mCFs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RNA免疫共沉淀技术(RIP)验证circ_0120051与miR-144-3p间的结合作用,利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鉴定miR-144-3p与靶基因异柠檬酸脱氢酶2(Idh2) 3’-UTR的结合位点。结果Circ_0120051在心衰病人心肌中表达显著增加,而其宿主基因SLC8A1表达无显著差异。Circ_0120051主要定位于人心肌细胞的胞质中。RNase R消化实验证实circ_0120051相对于线性SLC8A1 mRNA具有典型的环状RNA稳定性。过表达circ_0120051可抑制mCFs中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和mCFs的迁移能力。RIP实验证实circ_0120051与miR-144-3p之间具有明显结合作用。在mCFs中转染miR-144-3p可促进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并有效逆转circ_0120051对mCFs纤维化表型的抑制作用。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144-3p与Idh2的3’-UTR存在结合作用。miR-144-3p可在转录水平抑制mCFs中Idh2表达,而过表达circ_0120051可增加mCFs中IDH2表达。在mCFs中转染miR-144-3p和Idh2的小干扰RNA(siRNA),可一致性地逆转circ_0120051对纤维化相关基因表达和mCFs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Circ_0120051通过特异结合miR-144-3p并增加其靶基因IDH2表达来发挥抑制mCFs纤维化表型的作用。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环状RNA;微RNA;Circ_0120051;心肌成纤维细胞   
      2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1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何晓娟,罗学仕,陈金莺,余广超,钟敬祥,侯利环
      2024, 45(2): 206-215.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1
      摘要:目的负载多功能纳米硒聚维酮碘(PVP-I@Se)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杀菌效果,为皮肤手术部位消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分为PVP-I组(对照组)与PVP-I@Se组(实验组),两组的碘浓度梯度相同,分别为50、75、100、200和400 μg/mL,实验组硒浓度2 μg/mL,对照组不添加硒,比较两组不同的消毒液对SA、MRSA的消毒效果,检测指标包括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碘浓度50 μg/mL时的最短杀菌时间;碘浓度200 μg/mL、400 μg/mL时的抑菌圈大小。结果对照组对SA、MRSA的MIC均为79.17 μg/mL、实验组分别为54.17和70.83 μg/mL。而对照组对SA、MRSA的MBC分别为129.17和150.00 μg/mL,实验组分别为70.83和87.50 μg/mL。碘浓度50 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最短杀菌时间为130 s、140 s,实验组分别为65 s、75 s。碘浓度200 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7.67 mm、8.33 mm,实验组均为9.50 mm。碘浓度400 μg/mL时,对照组对SA、MRSA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00 mm、9.33 mm,实验组分别为11.67 mm、12.00 mm。结论在聚维酮碘浓度为50、75、100、200和400 μg/mL时,分别加入浓度为2 μg/mL的硒,可增强其对SA、MRSA的杀菌效果、缩短作用时间。硒(SeNPs)加入PVP-I对SA、MRSA 的杀菌效果均有增效作用。但增敏效果SA较MRSA显著。MRSA的增效作用对碘浓度(400 μg/mL)需求较高。为临床精准选用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降低临床皮肤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聚维酮碘;纳米硒;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效果   
      16
      |
      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190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何贤芳,王万林,王鸿颖,刘瑞秀,易琼,王鲁
      2024, 45(2): 216-225.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2.001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艾纳香油(BBO)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非经典通路影响花生四烯酸(AA)代谢通路发挥抗炎作用。方法采用豚鼠离体回肠法检测BBO对慢反应物质(SRS-A)生成的影响,ELISA法检测BBO对脂多糖(LPS) 诱导巨噬细胞前列腺素E2(PGE2)及白三烯 B4(LTB4)产生的影响,qRT-PCR检测BBO对LPS诱导巨噬细胞COX-2、5-LOX、FLAP和RelB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BO对NF-κB非经典通路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3(TRAF3)、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作用因子2(TRAF2)、NF-κB 诱导激酶(NIK)、p100和RelB浓度的影响。结果在1mg·mL-1的BBO药物浓度下减弱了豚鼠回肠的收缩张力(P<0.001),对SRS-A的生成抑制率达到65.34%;与LPS模型组相比,BBO在40-80 μg· mL-1浓度下降低AA代谢通路中PGE2(P<0.05)和LTB4(P<0.05)的浓度,降低COX-2(P<0.05)、5-LOX(P<0.05)和FLAP(P<0.05)的表达;此外,40-80 μg· mL-1浓度下BBO还降低LPS导致的NF-κB非经典通路中TRAF3(P<0.05)、TRAF2(P<0.05)和NIK(P<0.05)的浓度,进一步抑制p100蛋白的磷酸化(P<0.05),同时抑制转录因子RelB的表达(P<0.05)和RelB蛋白的水平(P<0.05),而BBO自身不引起这些基因与蛋白的变化。结论BBO可能通过抑制NF-κB非经典信号中调节蛋白TRAF3和TRAF2,转录因子RelB的浓度,造成NIK蛋白的诱导激酶作用受到抑制,进一步抑制了p100蛋白的磷酸化及其与转录因子RelB的结合,从而影响到下游AA通路中重要限速酶COX-2、5-LOX和 FLAP的表达与炎症介质PGE2和LTB4的水平发挥抗炎作用。  
      关键词:艾纳香油;脂多糖;NF-κB非经典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抗炎作用   
      14
      |
      1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9943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刘玲,刘付宁
      2024, 45(2): 226-232.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6
      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LGG)灌胃对麻醉手术老年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及Tau磷酸化的影响。方法18月龄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对照组,麻醉手术组,麻醉手术+鼠李糖乳杆菌组。生理盐水/LGG 109 CFU 150 μL灌胃,每日 1 次,连续20 d后接受异氟醚麻醉+剖腹探查手术,术后12 h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ELISA 检测IL-6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 检测Tau蛋白磷酸化位点Tau-pS202/pT205和total Tau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呈静息状态,炎症因子IL-6浓度为(82.08±12.07) pg/mL。与对照组相比,麻醉手术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增生,胞体变大,突起缩短变粗,炎症因子IL-6上升至(123.7±5.72) pg/mL(P=0.000),磷酸化Tau-pS202/pT205蛋白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02)。而与麻醉手术组相比,麻醉手术+LGG组海马区小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不明显,炎症因子IL-6分泌减少至(96.68±9.59) pg/mL(P=0.008),磷酸化Tau-pS202/pT205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02)。而3组total Tau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服用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减轻麻醉手术导致的老年小鼠海马区小胶质细胞活化、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以及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  
      关键词:鼠李糖乳杆菌;老年小鼠;小胶质细胞;海马;Tau蛋白磷酸化   
      11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1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林小雅,黄宝江,张军,郭松,马华梅,李燕虹,杜敏联,陈秋莉
      2024, 45(2): 233-242.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5
      摘要:目的探究雌性大鼠性早熟对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两天龄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性早熟组和正常组两组,分别在5天龄时给予达那唑(300 μg/只)或溶剂大豆油进行皮下注射,从21天龄起每天观察大鼠的阴道开口状况。建模成功的两组按照阴道开口顺序分别于阴道开口后3 d、7周龄和12周龄进行处死,处死前空腹12 h。方法测量麻醉后的体重和鼻肛长,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葡萄糖、胰岛素、血脂、雌二醇、瘦素和脂联素的浓度,病理切片观察肾周脂肪、子宫和卵巢的变化。结果通过正常组和早熟组两组3个时间点对比,早熟组在阴道开口3 d时体质量和鼻肛长小于正常组,但是不影响后续生长发育,7周龄和12周龄时两组体质量和鼻肛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胰岛素浓度对比在阴道开口后3天内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早熟组存在高胰岛素血症,且早熟组此时的肾周脂肪细胞增多,在7和12周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3个时间点的雌二醇、瘦素和脂联素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卵巢和子宫与体质量的比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两组大鼠的对比,性早熟使机体提前跨越发育的时间窗,不能适应内环境的骤变,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只是暂时性且可逆性,至成年期会恢复。  
      关键词:性早熟;糖代谢;脂代谢;胰岛素抵抗;雌性大鼠   
      15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16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邵莉,陈继军,张宇琦,许静,栗果,高文龙
      2024, 45(2): 243-252.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8
      摘要:目的旨在分析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明确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高风险地区和时间趋势,为兰州市因地制宜地制定HIV/AIDS防治策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兰州市2011-2018年间新报告的成年HIV/AIDS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需的数据资料来自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兰州市统计年鉴。采用Bayes时空模型分析HIV/AIDS晚发现相对风险(RR)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11-2018年间兰州市新报告的HIV/AIDS病例共计1 984例,其中HIV/AIDS晚发现者有982例(49.5%),平均年龄为39.67岁,男性占90.9%。老年人和女性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的比例更高;城关区(51.1%)、安宁区(50.3%)和榆中县(51.9%)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HIV/AIDS晚发现比例;2011-2018年间兰州市总体的晚发现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Bayes时空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兰州市HIV/AIDS晚发现风险在2011-2015年间波动变化,而在2015年后迅速上升,其RR(95%CI)从1.01(0.84,1.23)上升到1.11(0.77,1.97);红古区和三个县的晚发现风险变化趋势与兰州市的总体变化趋势相似,而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的晚发现风险呈下降趋势;晚发现相对风险大于1的区县包括:永登县(RR=1.07,95%CI:0.55,1.96)、西固区(RR=1.04,95%CI:0.67,1.49)、城关区(RR=2.41,95%CI:0.85,6.16)和七里河区(RR=2.03,95%CI:1.10,3.27)。冷热点分析结果显示城关区和七里河区为热点区。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人均GDP(RR=0.65,95%CI:0.35,0.90)和HIV/AIDS病例中的男性比例(RR=0.53,95%CI:0.19,0.92)的增高,HIV/AIDS晚发现的相对风险越低;而人口密度(RR=1.35,95%CI:1.01,1.81)越大,晚发现风险越高。结论兰州市的HIV/AIDS晚发现风险呈上升趋势,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特征;人均GDP、HIV/AIDS中男性比例和人口密度是HIV/AIDS晚发现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晚发现风险高和存在相关风险因素的区县,应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HIV筛查和防治服务,降低HIV/AIDS晚发现比例和风险。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晚发现;Bayes时空模型;分布特征   
      15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07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陆丽娇,徐楠,刘鑫鑫,杜芳芳,郑枞,彭鸿钧,曹明哲,艾诗蓓
      2024, 45(2): 253-260.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9.002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筛查糖尿病肾脏病(DKD)高风险人群的临床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以567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纳入建模的指标,构建基于OCTA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区分度,通过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有效性。结果构建基于OCTA的DKD临床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8,Brier=0.11。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基于OCTA结果进行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从多维度验证模型,从而达到早期预警、提前实施干预的目的。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糖尿病肾脏病;临床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决策曲线分析   
      1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48271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王林,周茂生
      2024, 45(2): 261-267.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22.002
      摘要:目的探讨桑黄素(SSS)治疗对老年大鼠骨代谢及骨量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0只3月龄年轻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和20只24月龄老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ON,10只年轻大鼠)、模型组(MOD,10只老年大鼠)和桑黄素组(SSS,10只老年大鼠)。在实验过程中,SSS组每日接受腹腔注射桑黄素(10 mg/kg)治疗。治疗为期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HE染色切片、血清学检测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治疗12周后,与MOD组相比,SSS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密度得到明显的改善。SSS组左侧股骨BMD、Conn.D、Tb.N、Tb.Th和Tb.Sp较MOD组明显改善(P <0.05)。治疗12周时,SSS组CTX-1、骨钙素、TRACP-5b 和PINP水平较MOD显著降低(P<0.05)。和MOD组比较,SSS组的大鼠ERK1/2-p38信号通路显著抑制,ERK1/2和p38水平显著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桑黄素通过抑制ERK1/2-p38信号通路和降低骨转换来介导对老年大鼠骨骼保护作用。  
      关键词:桑黄素;骨质疏松症;ERK1/2-p38;信号通路;骨密度;大鼠   
      13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61542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临床研究

    • 麦培彪,黄晟文,张坤,伍卫,罗年桑
      2024, 45(2): 268-275.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7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脉钙化(CAC)的相关性,以及对CAC发生及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早期CKD患者391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血清学检查结果、冠脉CTA检查结果。根据冠脉钙化积分(CACS)将患者分为非冠脉钙化组(CACS=0分)184例,冠脉钙化组(CACS>0分)207例;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三组,即白蛋白<35 g/L组(30例)、35 g/L≤白蛋白<40 g/L组(198例)、白蛋白≥40 g/L组(163例)。首先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方法分析血清白蛋白对早期CKD患者CAC的影响,其次对不同CAC程度患者中进行组内差异性分析、组间多重比较、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冠脉钙化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非冠脉钙化组(P<0.05)。在早期CKD患者中血清白蛋白水平与CACS呈负相关(P<0.01),即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CAC程度越严重。结论在早期CKD患者中,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CAC发生率越高。并且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是CAC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钙化;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危险因素   
      29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542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黎志成,程楠,邢纪斌,田家旺,赵鉴祺,田华静,林嘉怡,曾祥丽
      2024, 45(2): 276-282.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4.001
      摘要: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用于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辅助干预效果,及相应的预测指标,为SGB应用于耳鸣的临床干预累积经验。方法回顾因其他干预方案效果不理想而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SGB干预的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资料。SGB干预前进行耳鸣残疾量表(THI)评估、纯音听阈测试、耳鸣响度评估,部分患者接受了睡眠质量(PSQI)评估。SGB干预后复测THI,以评价SGB的干预效果。随后,通过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方程探寻预测SGB干预效果的潜在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 24.0进行,P < 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果至2023年04月,共有107名慢性主观性耳鸣患者接受了SGB干预,其中男性患者67名,女性患者40名,平均(45.32±11.40)周岁,耳鸣持续(20.32±24.64)月[16(12~20)]。有7名患者因个人原因中途退组,退组率6.54%,干预依从性良好。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SGB干预后,有77名患者的THI得分下降至36分及以下,剩余的患者中有12名的THI得分下降幅度达到10分及以上,有效率为89%;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SGB干预前后的THI得分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t = 15.575,P < 0.001),干预效果良好。皮尔逊相关分析显示,干预前的THI得分和耳鸣主观响度与THI的改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5);进一步的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干预前THI得分”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01),回归系数为0.308,预测了THI改善水平的17.4%。结论SGB干预慢性主观性耳鸣困扰的短期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可用于常规干预方案不理想时(尤其是THI得分较高患者)的补充方案,但后续研究需要明确长期疗效及内在机制,为SGB应用于主观性耳鸣的干预奠定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慢性主观性耳鸣;星状神经节阻滞;耳鸣困扰;干预效果;预测指标   
      16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380476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梁怡婳,焦雪丹,张清学,陈慧,李予
      2024, 45(2): 283-289.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3
      摘要:目的探索女方体质指数(BMI)对不明原因原发不孕女性人工授精诱导排卵周期(OI-IUI)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行OI-IUI助孕的不明原因原发不孕夫妻共764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照女方患者BMI分为 3 组,低BMI组(消瘦,BMI<18.5 kg/m2)、正常BMI组(正常体质量,18.5 kg/m2≤BMI<23.0 kg/m2)、高BMI组(超重、肥胖,BMI≥23.0 kg/m2 ),比较各组间一般资料以及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探讨BMI与OI-IUI活产率的相关性。结果三组HCG阳性率(7.08%、9.74%、13.19%)、宫内妊娠率(5.51%、7.91%、13.19%)和活产率(4.72%、6.90%、12.50%)由低BMI组到高BMI组依次递增,早期流产率(14.28%、10.26%、5.26%)则是由低BMI组至高BMI组依次递减,其中高BMI组活产率明显高于低BMI组及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根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影响活产的独立影响因素,与低BMI相比,高BMI可提高活产率(OR=3.15,95%CI=1.191, 8.329,P=0.021)。结论低BMI不利于不明原因原发不孕女性OI-IUI妊娠结局,对该部分患者鼓励以健康方式进行合理增重。  
      关键词:不明原因不孕;体质指数;人工授精;活产;妊娠结局   
      21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69778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李锦波,李雪云,吴福丽,陈淑琴
      2024, 45(2): 290-296.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4.001
      摘要:目的介绍改良式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固定方法,探讨其在治疗既往曾发生LNG-IUS脱落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因LNG-IUS脱落在3个医疗机构接受改良式LNG-IUS固定的2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资料,分析患者的术前病例特征、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LNG-IUS下移或脱落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月及术后6月患者痛经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9.51±7.41)min,术中出血(6.71±5.30)mL。13例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进行,9例患者在静脉麻醉下进行。4例患者由住院医生完成,15例患者由主治医师完成,余3例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完成。所有患者未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1.51月,随访期间无患者再次发生LNG-IUS脱落。患者术后1月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01)。术后3月及术后6月疼痛评分及月经失血图评分均比术前显著改善(P<0.001)。结论改良式LNG-IUS固定是治疗既往发生LNG-IUS脱落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避免再次发生LNG-IUS脱落。改良式LNG-IUS固定操作简便,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由各级医师施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腺肌病;改良式固定;月经过多;痛经   
      15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11805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廖怡,李琪,王晓娥,詹明盈,肖力,陈宇
      2024, 45(2): 297-309.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22.001
      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对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4例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接受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使用罗哌卡因(罗哌卡因组)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组)两组。主要研究指标为患者术后24 h恢复质量评分(QoR-15评分),其次为术后24 h疼痛评分和阿片药物使用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罗哌卡因组术后24 h QoR-15评分显著提高[(89.60±13.24) vs (81.18±12.78), P=0.012],静息数字疼痛评分显著降低[(3.03±0.72) vs (4.26±0.93), P<0.001],咳嗽数字疼痛评分显著降低[(4.40±0.89) vs (5.44±1.05), P<0.001]。同时,罗哌卡因组患者术后24 h阿片药物使用总量明显减少[14.15 (4.95~30.00) mg vs 40.50 (19.25~68.18) mg, P=0.002],补救镇痛需求亦明显减少[0.00 (0.00~0.00)mg vs 0.00 (0.00~100.00) mg, P=0.007]。结论超声引导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可通过提升术后镇痛效果及减少阿片药物使用量,提高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患者术后24 h的总体恢复质量,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关键词:术后恢复质量;胸骨切开心脏手术;浅层胸骨旁肋间平面阻滞;罗哌卡因;术后镇痛   
      6
      |
      1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615372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张天赐,袁立功,田界勇,李鑫昊,黄志宁,吴显宁
      2024, 45(2): 310-318.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2.003
      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 2021年 4月至 2022年 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RAMIE组69例,男性49例,女性20例,年龄(67.2±7.2)岁;MIE组119例,男性89例,女性30例,年龄(69.1±7.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 RAMIE组58例,MIE组58例。采用 t检验、Pearson χ2 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PSM处理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RAMIE组和MIE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左喉返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RAMIE组优于M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E组在淋巴结清扫总站数方面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RAMIE组和MIE组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IE近期疗效与MIE食管癌切除术相当;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同时在淋巴结清扫中尤其是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食管癌;达芬奇机器系统;微创食管癌手术;倾向性匹配评分;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13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099404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张伟华,张俭,孙晓柯,罗鸿,马宁,刘东海,张新,乔晨晖
      2024, 45(2): 319-323.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05.009
      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学习曲线,重点关注初学者易发生的问题及对早期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接受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使用内窥镜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A组(初学组20例)、B组(熟悉组20例)、C组(进步组20例)、D组(成熟组23例),分析各组之间患者围术期及随访结果差异,明确学习曲线周期。结果该组患者年龄为(60.22±8.06)岁,体质量为(69.77±11.66) kg,其中合并高血压24例、糖尿病26例、亚急性脑梗14例。A组相对于后三组获取大隐静脉长度与时间比值明显较小(P<0.001),静脉主干损伤数量明显较多(P=0.006),并且随访1年时静脉桥通畅率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获取大隐静脉之前技术操作培训是必要的,能有效规避初学者造成的血管损伤,实际获取的过程中大概需要亲自操作20例,并认真总结技术技巧就可以较为熟练地进行相关操作。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内窥镜;微创;大隐静脉;学习曲线   
      9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3222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 肖若愚,张玉飞,熊海
      2024, 45(2): 324-330. DOI: 10.13471/j.cnki.j.sun.yat-sen.univ(med.sci).20240319.001
      摘要:目的为了了解西藏西北地区藏族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病现状及其与血脂、血尿酸等的关联,探讨西藏西北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慢性病的防治策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西北地区(阿里地区、那曲市)居住6个月以上、18岁及以上的3 432名藏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检测等。结果西藏西北地区藏族居民HHcy患病率为75.7%,远高于我国平均人群的患病率(37.2%)。血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HHcy的危险因素。结论西藏西北地区藏族人群的HHcy患病率高。当地政府应敦促人们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和生活方式,加强对HHcy的早期干预,降低心脑血管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关键词:西藏西北地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脂;血尿酸;关联性   
      12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048274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4-15
    0